2019年4月11日,天津市与四川省签署了《关于加强两地城市建设和发展合作的协议》,标志着成都蓉城与天津之间城市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正式开启。从此,两地以城市文化建设为核心,相互学习、借鉴,共同推动双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开始明显。
在这个协议签署后的一年里,不仅天津和成都之间的往来增加了,而且更吸引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。四川省和天津市也相继与韩国首尔、台湾高雄、新加坡等城市签署了姐妹城市协定或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积极推动在城市规划、环境保护、创新创业、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合作。这其中不仅有政府层面的合作,更有民间组织和企业在城市发展方面的深入参与。
然而,与此同时,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一个问题:城市文化交流背后的利益往往并不均衡。一些城市在与大城市签订协议后,就如一条船上的一只鸽子,它们似乎失去了独立性和主导权。这让一些人产生了担忧:在成都蓉城天津这样的大背景下,是否存在着一种新型的不平等?这种不平等,不是简单的财富分配问题,而是一种文化、政治甚至精神上的不平等。那么,这样的城市文化交流真的能带来利益均等吗?
答案恐怕是悲观的。在成都蓉城天津这样的大背景下,中国各地的小城市在与大城市签订姐妹城市协议后,一般都是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获得资源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。然而事实往往是大城市在其中牵强附会,只求自身发展利益,而小城市则往往被动性参与,所付出的成本却高于其获得的收益。这也就造成了这种不平等的局面。
所以,在成都蓉城天津这样的背景下,要想让城市文化交流带来利益均等,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我们的意识和行为。我们要以相互学习、借鉴的态度,共同推动双方发展;要以平等竞争的精神,共同享受合作成果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实地实现城市文化交流带来利益均等的理想。